编织袋案例 首页 > 编织袋案例
牢记嘱托启新篇丨匠心坚守 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 2024-02-13 11:55:34 作者: 编织袋案例


  今年49岁的陈明强是天津华源线材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线材”)的一名拔丝工,从1993年进入公司至今,三十年的时间,他凭着踏实苦练,从“行业小白”成为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这份坚守与执着,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而这三十年间陈明强也见证了静海线材行业从弱到强、由强转优的发展历程。

  早上六点,看过当天的排产单,确定好生产规格,陈明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车间内机器轰鸣,全部设备都在开足马力忙生产,陈明强从容地穿梭在几台拉丝机之间,熟练地操作着。

  “每一种铁丝丝径规格不一样,工艺也都不一样,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据陈明强介绍,拔丝工的工作效率影响着整个生产进度,动作越快产量越高。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陈明强不断练手速、练眼力,精益求精。渐渐地,他成了厂里的生产技术骨干,经他手生产出的铁丝质量过硬,客户好评不断。

  择一事,终一生。虽然学历不高,但陈明强悟于心、践于行,车间设备更新,他带头学;生产任务紧,他抢着上……用争先创优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责任担当。

  十年间,车间设备不断迭代升级,由立式收线拉丝机升级成翻转水箱收轴式拉丝机,从盘线放线到轴丝放线倍。新发展阶段,陈明强不忘初心,继续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着更大的贡献。为快速提升青年职工的操作技能,他将培训课堂搬到生产现场,从设备原理到工艺流程,从普遍的问题到治理隐患,他都倾囊相授,累计为公司培养了30多名拔丝生产骨干。他所在的拔丝一车间,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的提高,老员工稳定、新员工成长,大家工作积极性慢慢地加强,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和陈明强一样,这些默默奋战在生产一线的拉丝工人,他们虽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朴实的行动,搭起了公司发展的基石,用他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助力企业华丽转身,登上更大的舞台。

  在全国经济由快速地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华源线材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特别是近十年来,从工序到生产线,逐步实现全流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企业创造更多商机,厂区一辆辆装卸货物的车辆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镀锌车间主任王宝贵一边巡视生产,一边向记者介绍,一根钢丝从原料到成品,往往要经几次拔丝、退火,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是相当不易,要确保拉出的线材既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又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为此,公司通过引进先进实验设备、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打造高质量产品。

  华源线材自主研发的无氧退火铁丝被认定为“天津市杀手锏产品”,还获得8项国家专利,同时主导编写《口罩用镀锌钢丝》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一家坐落在村子里的企业,年产量达15万吨,拥有市级研发中心和专家型研发团队,产品、技术、装备等处于国内领头羊,甚至有一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为面向全球化市场的低碳领域的领先品牌,华源线材经历了重重蜕变,正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提质增效的新引擎,迎来又一个发展春天。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喜彬表示,未来3至5年,企业将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继续攻关低碳镀锌钢丝领域,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打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引擎,逐步推动公司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奋斗成就梦想,梦想照亮未来。一个个默默耕耘的基层劳动者、一项项势不可挡的改革创新成果,是静海深入落实习在天津视察时提出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重要要求的生动实践,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战鼓擂响催征程,无需扬鞭自奋蹄。静海也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上勇于变革,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上,走好走实高水平发展之路。

火狐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微信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