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30 22:58:28 作者: 建材化工编织袋
曩昔的医师,除了姓名之外,有的还有“号”,“号”之外,还有“别号”。姓名多是父亲给取的,“号”和“别号”多是医师自己取的。至于“外号”则是病家或后世医家给取的。取义各有不同,大致上以赞誉的成分居多。
以医师的藉贯(或其长时间作业的当地)取号的,如称医圣张仲景为“张长沙”,金元四我们河间、东垣、宛丘、丹溪亦均以地名。明代王肯堂,又称“王金坛”,李时珍又称“濒湖”,金坛、濒湖也是地名。人以地名,对错大学识家、大名医莫属的。
有夸医师技能好的,如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里的尚老医师,人称“老神仙”;清代四川犍为县名医张本元精于针灸,人称“神针”;江苏常熟中医院院长,已故名医陶君仁,人称“陶半仙”。乾隆时福建长乐也有一位“方半仙”。四川广元巿有位苏子秦老医师,人称“苏深夜”,是说找他治病的人深夜就得去排队;明代医家陶节庵精于伤寒,患者吃一付药就好,因而而有“陶一帖”的美誉。
有以精于脉诊而著称的,宋代有位医师叫“严三点”(“三点”是指医师诊脉的寸、关、尺三个部位),有了这个外号,他的姓名反而不为人知了。元初江西星子县有位医师刘岳字公秦的,也有“刘三点”之称。
以医师专业上的成果取“号”的,如北京的王鹏飞,人称“小儿王”,由成都调到北京王朴诚、王伯岳父子,人称“王小儿”。
更多的是以医师善用的药物来取“号”的,金代就有一位善用大黄的“穆大黄”,近代江西吉安名医肖飘逸也叫“肖大黄”。张介宾外称“张熟地”;清代江苏娄县名医方秋崖,人称“方石膏”;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亦有“孔石膏”的外号;以善用附子著称的祝味菊先生,人称“祝附子”,云南吴佩衡也有“吴附子”之名。还有常把干姜、附子、肉桂等热药一重用的,成都的陆铸之,人称“陆火神”;“火神派”的创始人则是清代四川卭崃人郑钦安;成都三院有位“蔡麻黄”,成都风俗畏麻黄如虎,看来这位医师是敢用善用麻黄的了。上海名医程门雪则有“程小麦”的外号。
也有用药量大,药味又多,一帖药乃至几斤重,外地景仰来诊者,取了药,得买一两个大编织袋才干提走的,人们就给这个医师取了“某大包”的外号。
也有以医家身体某一特色取名,如今天上海年岁大一点的人,几无不知的“张聋(彭耳)”者;清代江苏丹徒名医王九峰外号也叫“王聋子”。这样的“外号”,似觉有失精致。但是最不雅观的医家的外号,是清代“名震江淮”的名医孙宗岳的,据《睢宁县志》载:某太守幼子病剧,延宗岳治,岳以手摸之,曰:“无病,思玩物耳。”询乳媪,果有银铃失掉数月,寻给玩之,三日,病若失,人遂以“孙一摸”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