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24 16:14:27 作者: 塑料编织袋
“他们说我儿子不是张玉环杀的。但我儿子被人杀死了,是谁杀的?总要给我一个说法。”近日,“张玉环案”原案受害儿童的母亲舒爱兰接受采访,将两个被杀孩子的家庭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
27年前,张玉环被指杀害同村两孩童,7年后被判处死缓。历经20年的申诉,被羁押9778天后,他于今年8月获改判无罪。几天前,张玉环的家人领取了国家赔偿决定书,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张玉环支付国家赔偿金共计496万余元,包括无罪羁押9778天人身自由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张玉环案”改变了3个家庭的命运。张玉环等来公道,被害人家庭则在继续寻找真相。另一受害儿童的母亲刘荷花近来常常觉得喘不过气——她一直恨的人竟然是无罪的,那她该恨谁呢?除了真凶,还应有冤错案件的制造者。
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会议上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依法办理各类审判监督案件178万件、刑罚执行变更案件386万件,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1万件,依法纠正张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58件122人。
这些冤错案件纠正的过程,张氏叔侄案等了10年,呼格吉勒图案经历了20年,案是22年……这些冤错案件中也只有部分得到了完全澄清,有些真相可能再也无法追寻。回顾这些案件的发生,不难发现,被告人供述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比如发生于1994年、宣判于1998年的佘祥林案,以及发生于1998年宣判于2003年的赵作海案,由于没用当时已有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熟的DNA鉴别判定技术来确定被害人身份,只是依靠被害人亲属对高度腐烂的尸体进行外观辨认的方式,导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在确认被害人这一环发生了重大错误。数年后“亡者归来”,冤案得以纠正,重获自由的赵作海和佘祥林都反映,当时的招供是被逼而为。
在石家庄西郊发生的案中,直接证据只有的有罪供述,现场勘查笔录、尸体检验报告、物证及证人证言等证据仅能证实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不能证实被害人死亡与有关。但还是被作为杀人案的嫌疑犯、被告人,并被判处了死刑。
2005年,另案被告人王书金自认系案真凶,经新闻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故意杀人、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无罪。而在王书金的二审判决中,法院认定王书金的供述与石家庄西郊、故意杀人案在一些关键情节上存在重大差异,该案不是王书金所为。真相还未大白。
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说过:“自从有刑法的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施行报复开始,国家就承担双重责任……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也要面对国家保护犯罪人,不单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
为了避免冤假错案,我国刑事诉讼法早在1979年即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另外的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012年修改后的刑诉法更确定了“证据确实、充分”的刑事证明标准,对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进行了细化。物证没有正真获得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冤案被制造出来,真凶则逍遥法外。
今年1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改判无罪的张志超杀人案中,原审两位证人的证言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而这两名证人的证言与张志超的供述之间也存在矛盾。此外,4名同学证明被告人张志超没有作案时间,这些证言在原审中未被出示。张志超的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便存在疑问。与此同时,案发现场也未曾发现任何指向张志超作案的客观证据,没办法形成完整的证据体系。据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认为,原审认定的张志超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张志超的辩护律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上套有90厘米×108厘米的白色塑料编织袋,根据编织袋上的字样,基本上确认编织袋是装柳编等工艺品出口的袋子。律师认为,该编织袋只能是凶手占有并使用的,查清楚来源,基本上能确定凶手。原审时,因为没有查清楚,判决书回避了这一物证。15年过去,这一线索能否得到继续追查,案件真相能否水落石出,也成了一个谜。
顶着“疑罪从无”的名义获得无罪,张玉环们依然要承受许多无端的怀疑和指责,没办法真正从案件中解脱。在某一种意义上,无论是被的蒙冤者还是原案件的受害人,查明真凶都是他们最大的目标。张玉环的哥哥张民强就表示:“我们大家都希望公安机关,能对当年两个死去的小孩死因重新立案复查,捉拿真正的凶手,对死者家属交代,也是对社会一个交代,如果公安机关能抓到真凶,我们愿意从张玉环的赔偿金里,拿出5万元奖励参与侦查的干警。”
近年来,随着刑侦领域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我们不断看到一些陈年积案告破,比如尘封28年的“原南京医学院女学生被杀案”。但对于张玉环案的受害人来说,蒙冤者还不是终点。
受极地居民北极熊的“大厚毛衣”启发,浙江大学教授柏浩和副教授高微微悟出了一种新策略。气凝胶涂层容易脱落,材料气凝胶含量有限,耐磨、抗拉伸等力学性能不佳等问题,限制了下一代保暖衣物性能提升的空间。
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搭载我国自研“海经”拖缆地震勘探系统,完成了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题:我国将多措并举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下一步将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在国家电投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现场,4台汽水换热器正在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每小时可供出零碳热量1651吉焦。走进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煤矿装车站,卸料溜槽繁忙运作,管道内的原煤经过抑尘站封装后运出,去往东北。
据预报,21日至24日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冷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部分地区偏低7℃以上。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经营主体应对照目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履行有关出口许可、合同登记等手续。
近日,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传输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它是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刘永胜、马儒军科研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且可持续的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这种新型太阳能热管理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卡热管理器件的柔性特征,将其集成应用于衣物,既智能又不影响穿着体验。
“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因此对算力的要求很高。对此,参加会议的专家呼吁,解决算力难题,应重塑大模型算力生态,助力国产AI芯片系统练好“内功”。相较于芯片本身的硬件性能提升,郑纬民认为,通过营造生态,提升国产AI芯片的“包容力”更加急迫。
记者20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自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54天,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记者20日从商务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活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报告研判的187项工程前沿包括93项工程研究前沿和94项工程开发前沿,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工程管理9个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张鑫团队创新性研发出拉曼光谱探针,为深海探测提供抓手。张鑫表示,该研究细化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海水深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演化机制的理解,填补了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上升过程数据的空白。
先进的AI工具、月球任务和超高速超级计算机将在未来一年塑造科学研究。天文学家依然担心,由于慢慢的变多的明亮人造卫星群正在用光污染夜空,新的地基望远镜数据可能更加难以获得。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科学报》就此邀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袁道阳做多元化的分析解读。
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人员瑞安·罗加林说,视频信号从深空传送到地面的速度比经互联网从帕洛马天文台海尔望远镜传到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速度还快。据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曾展示从近地轨道和月球利用激光传输信号,“灵神星”探测器则首次在深空展示这一技术。
AS700载人飞艇于2018年6月批复立项,同年8月启动实施,共生产3架艇,其中01架为无人型技术验证艇,于2023年完成全部科研试飞;02/03架为载人型适航验证艇,分别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9月首飞。AS700载人飞艇采用常规单囊体布局,流线型气囊外形,四片“X”型硬式梯形尾翼,单点单支柱式不可收放起落架。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将稳步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对试点设立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
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分别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发现,过去约两千年来,河西走廊地区至少发生两次大规模的人群迁徙和融合。